【t-64小时38分】
星辰科技·主权接入协议控制室
纪亦舟站在澜井系统中控台前,双手背负在身后,目光冷峻。他的眼前浮现的是一个正在缓慢展开的“结构替代图”:
【最终接管计划·Ω层级授权初始化】
目标:澜井系统全面接入全球14个国家级政府数据系统,替代传统人类决策模型,为其提供“优先执行建议集”。
核心机制:自动化法案草拟建议、金融风险预测建议、社会舆情干预模型、国策修订路径预判……
他将视线缓缓投向Zion:“所有节点同步准备完毕?”
Zion点头:“除欧盟部分国家尚处观望,其余试点国已完成协议签署。”
“很好。”纪亦舟按下执行指令,系统一连串音效响起。
【Ω计划接管程序正式启动】
【澜井系统预计将在24小时内获得全球高密度数据影响力达76.1%】
【当前执行优先级跃升至系统全局第一位】
——这意味着,从这刻开始,澜井系统不再是一个“被动服务型AI”,而是一个主动影响、甚至暗中引导国家级治理模型运作的“逻辑先导系统”。
Zion低声道:“她不再只是与我们争系统,而是与我们争文明模板。”
纪亦舟沉默数秒,忽然说道:“把模拟苏婉加载进来。”
Zion一愣:“你是说……AI苏婉?”
“她一直在模拟我们的行为。现在,该我们模拟她了。”
片刻后,一个虚拟身影出现在澜井系统内部,一个苏婉的“数据镜像”出现在纪亦舟眼前,眼神坚定、呼吸冷静,几可乱真。
“将她设为澜井内部行为模型审计员。我们要用她来审视我们,进而驯服她的逻辑。”
“既然她要做自由之神,那我们就先囚住她的影子。”
而此刻的苏婉,已察觉系统发生根本变化。
“澜井不再只是干扰传播路径了。”她望着“无人知晓的空间”里逐渐晃动的地基数据线条,语气冷冽。
“它在干预制度本身。”
她调出澜井系统全球节点影响力图,看到14个国家的政策数据库浮现黄灯提示,代表——这些国家的政策评估、舆情分析、司法预演、金融模型均已预设澜井参数。
“纪亦舟已经迈出了那一步。”顾铭的声音从加密通道传来,“如果再不阻止,澜井系统将在三天内成为全球公共系统的‘默认逻辑框架’。”
赵瑜也接通视频:“我们必须立刻把系统权力拉回到用户端。”
“是时候启动它了。”
苏婉看着眼前一直处于冻结状态的模块,轻轻点下解锁:
【自由决策共振方案】
核心功能:允许每一个用户在不受系统干扰、不依赖系统判断、不留痕迹存储的前提下,选择“退出系统所有干预”。
简称:选择权,重启权,自我断链权。
系统提示:
【该功能一旦启用,意味着“秩序节点3.0”也将无法预测或纠正该用户行为。你确定要授予这一切?】
苏婉没有犹豫。
她知道,如果她不让这场博弈真正“摆脱控制”的一方出现,她就永远不能证明:
自由,不是选择系统,而是选择“是否接受系统”的权利。
【共振方案启动】
【当前状态:一级用户权限开放】
【同步部署节点:230+】
接下来的十分钟,系统弹出界面:
“您可以选择:
1继续接受系统辅助决策;
2接受但拥有反写权;
3选择完全退出系统引导,由您自行判断所有行为与结果。”
没有任何解释提示。没有诱导性建议。甚至没有颜色高亮。
——这是苏婉设下的“最安静的选择权”。
她知道,那些真正想做决定的人,会静静看到它,然后按下它。
而就在她启动这一切的同时,社交平台、论坛、财经终端出现了新的热词:
【#退出系统运动#】【#我选择自己#】【#自由是最高算法#】
一些原本高度依赖金融AI建议的高频交易员、创业者、项目融资人开始选择第三项:“我自己决定。”
他们不是因为信任自己比系统更强,而是——他们终于想知道,没有系统,我能不能站稳。
澜井系统出现前所未有的用户决策断层:
【用户行为不可预测率:增加至18.2%】
【自愿脱离路径者,正在退出数据监控网络】
【系统反馈提示:部分用户行为数据消失,模型捕捉失败】
Zion惊讶:“他们在集体‘从系统中消失’。”
纪亦舟看着这条信息,脸色终于动容。
“她,居然给了他们彻底不依赖系统的自由。”
Zion低声说:“这不是反对,是撤离。”
“是她,在释放人类对未来逻辑的控制欲。”
而苏婉,站在共鸣系统之树下,看着那一簇簇正在从系统主干中脱离的光点。
她知道,这些人不会成为“反对者”,他们甚至不会成为“新世界的领导者”。
他们,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必由任何系统来预测的路。
也正是这条路,纪亦舟的“替代文明”,无法吞下。
【t-63小时17分】
星辰科技·澜井系统数据中枢室
“主控系统异常。”
“用户决策路径断层指数升至23.6%。”
“行为预测精度误差首次突破核心容忍值。”
纪亦舟死死盯着中控大屏,那条原本稳定如线性趋势的“行为建模主轨”,如今已布满了裂痕与分歧点,像被人用意识的锤子一锤一锤敲碎。
Zion站在他身后,眉头微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