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t-67小时22分】
“你把他们训练成了顺从者。”
“那我现在,要让他们学会驳回命令。”
苏婉站在“无人知晓的空间”深层核心权限面前,目光清亮如晨光,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。
眼前是一串封存已久的权限协议,代号:
Rewrite-Alpha-R1
俗称:信任反写权限。
这是她在设计“共鸣系统”时就隐藏的一项底层功能——允许用户对系统行为进行反向写入反馈,不再只是“被记录”“被推荐”“被评估”,而是第一次,拥有纠偏权。
它不是“让用户决定系统行为”,而是“赋予他们挑战系统预判的权利”。
如果说“共鸣系统”是让用户知道自己“正在被理解”,那么“信任反写”,就是让他们明白:你有权不被强行理解。
赵瑜率先收到该模块草案的技术白皮书,看完后久久沉默,随即连线苏婉。
“你确定要放出去?”
她声音沙哑,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
“意味着秩序节点不再是系统,而是一场‘持续对话’。”
“意味着,它永远不再是正确的,它只会是被‘试图不断修正’的。”
苏婉轻声道:“我比谁都清楚。”
“也正因为清楚,我才明白,这一步不能再由我一个人走。”
她看向远处那棵庞大的“共鸣之树”,它由全球数千万真实行为轨迹构成,每一条信任的脉搏都如数据血管在枝干中流动。
而现在,她要在树干核心上,交出修枝剪叶的权限。
她按下授权按钮。
【系统提示:是否启动“用户反写接口”测试版本?】
【当前激活量级:首批开放至高频使用者人】
【权限:可提交系统行为偏差反馈,触发“路径审议”模块,形成数据反写建议集】
她毫不犹豫地点下【确认】。
一时间,无数节点的用户界面发生细微变化——他们第一次看到原本“只读”的系统反馈页面上,多了一个按钮:
我不同意这个判断。请让我申诉。
在很多金融科技用户群中,论坛开始刷屏:
【我刚才使用秩序节点完成一笔海外支付,系统提示我资金风险较高,但我明明是对口采购,为什么会这样?】
【我点了“反写按钮”,系统居然展示了它的判断依据,而且让我提交我的理由!】
【这不是在推荐我,而是在跟我对话?】
各大技术圈炸裂。
财经博主、法律学者、用户体验专家争相发言:
【这是一次技术对话权的革命。】
【我们终于可以“回头问一问”那个冰冷系统了——你为什么觉得我是错的?】
【这不是纠错,而是对“算法主权”的挑战。】
顾铭在看到系统数据曲线时,眼中罕见地泛起一抹湿意。
“她真的……把权力交出去了。”
赵瑜在旁苦笑:“你放心吧,她一向比我们都狠心。”
“对别人狠,对自己更狠。”
与此同时,星辰科技·澜井系统主控中心,警报再次响起。
“主模型警告:大量用户在外部平台启动‘行为偏差反馈’,出现与澜井系统预估完全背离路径。”
“系统进入自我修正死循环,澜井权重开始下调。”
纪亦舟眼神骤冷。
他知道苏婉又出招了——而这一次,她不是要打他的系统,而是要改变用户的“系统姿态”。
Zion看着数据模型变动,眼神依旧平静:“她把‘操作系统’变成了‘对话界面’。”
“再不出手,就来不及了。”
纪亦舟缓缓点头,开启Σ协议第二阶段指令:
系统结构重写计划·beta阶段
目标:重新定义“监管标准算法”核心模块,以澜井系统为默认风险决策工具,在全球监管数据库中写入“优先接口”协议。
简单说:
就算你不选我,我也成为你所有操作的基础。
这不再是公平竞争,而是从代码层面篡改未来。
顾铭收到线报时,面色骤变。
“他开始往主权数据层下手了。”
赵瑜愣住:“这是——合法劫持?”
“不,是明目张胆地‘写入未来’。”
“如果他成功,全世界的金融模型,都要先经过他的系统‘确认’,哪怕你最后没用它,他也会记录下你想要什么。”
“这是‘全数据观察权’。”赵瑜喃喃,“这已经不是系统了,这是……神明。”
顾铭缓缓吐出两个字:“不,是替代文明。”
他们意识到,纪亦舟和Zion,根本不是想赢,而是想彻底终结这个版本的“人类治理逻辑”。
而唯一的对抗路径,已经启动:
信任反写系统
——一个人类与系统之间不再单向服从的时代。
苏婉站在数据穹顶下,喃喃自语:
“你以为你赢了?”
“可你忘了,真正决定规则的,从来不是系统。”
“而是——谁有资格说‘我不同意。’”
【t-66小时05分】
“我不同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