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觉醒来,陈安只觉神清气爽,浑身充满了干劲。他简单洗漱一番后,便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办公室。
一坐下,他就开始认真考虑起《赤脚医生手册》出版的事宜。这可是关乎功德的大事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陈安坐在椅子上,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,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方案。
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,他终于做出了决定,兵分两路。
一份手稿要交给师叔。师叔在四九城中医界颇有威望,人脉广泛,让他在中医界找人活动活动,肯定能增添不少助力。
一份书稿交给医科大学的教授,三妹陈婷的导师。通过医科大学上报给卫生部,无疑是一条快速且有效的途径。
总之,他一定要力求尽快将手册正式出版发行,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。
至于最后一份手稿,陈安准备先拿给丁秋楠学习、抄录。
就在陈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,办公室的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了,郑副厂长迈着大步走了进来。他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,开口问道:
“你小子,最近是怎么回事?整天憋在办公室里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,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啊!是不是科研上遇到什么麻烦了?”
陈安抬起头,看到是郑副厂长,连忙笑着回答道:“郑叔,没有的事儿。这几天我忙着搞这个呢。”
说着,他得意地指了指桌子上的手稿。
郑副厂长好奇地拿起一份手稿,随手翻看了一会儿。
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各种医学插图,郑副厂长眉头微微皱了起来。
他本就对医术不太了解,自然意识不到这本书的价值。他不禁没好气地说道:
“赤脚医生手册?这是一本医书,你怎么想起搞这个了?你这不是不务正业吗?咱们厂里还有那么多科研任务等着你去完成呢。”
陈安听了,并没有生气,而是耐心地解释道:
“郑叔,你先别着急。前些天我跟医务室的医生聊天,发现她们现在缺乏学习和精进医术的途径,遇到许多病症都束手无策。
我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,大部分基层卫生机构,特别是农村地区,医疗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。
很多人生病了都没地方看,小病拖成大病,大病只能等死。
所以我才动了念头,将我这些年学习的医术经验,还有看到的一些医书,进行了一番整理,编撰了这本书。”
“郑叔,你可不要小瞧了它。它对于目前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说,将会是一场及时雨。
里面不仅有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,还有一些简单易行的预防医疗知识。如果能够广泛传播,不知道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呢。”
陈安越说越激动,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。
郑副厂长听了陈安的解释,脸上的表情渐渐缓和了下来。他意识到这本手册的重要性,点了点头说道:
“原来如此,医务室的水平确实该提高一些了。
既然这本你准备让丁医生学习,我看不如这样,我让他们医务室一起将这手册多抄录几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