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11月,陈安的功德数值是345点。到现在为止,功德只增长了751点。
从增长速度来看,似乎并不算慢,但与他的实际需求相比,这点功德简直是杯水车薪,远远不够。
就拿升级秘境空间来说,仅仅是扩大半径1公里的空间面积,就需要消耗4000点功德。
面对如此多的功德,陈安只能望而兴叹,感到力不从心。
更不用说区域时间加速这个功能了,将1亩药田的时间加速百倍,每年就要消耗100点功德。
如今,陈安已经将加速药田扩充到了5亩,这意味着单单这一项,每年就要支出500点功德。
在如此巨大的消耗面前,陈安不得不精打细算地使用功德,稍有不慎,就会入不敷出。
思考中,陈安不知不觉间,来到了厂医务室。
轧钢厂的医务室,虽然是为了保障厂里几千职工的身体健康而设立的,但是人员配置却并不多。
当初,轧钢厂还未升格之时,医务室仅有3名医生和3名护士。后来,调入了包括丁秋楠在内的2名医生和2名护士。
如今,医务室里医护人员加起来一共10人。然而,这与厂里计划将其建设成为厂卫生院的目标相比,仍有不小的差距。
医务室配备的医疗器械种类也颇为有限。
中医所用的器械有药碾、药刀、捣筒、钵、筛、萝、缸、坛、针灸用针、三棱针、火罐等。
西医常用的器械有听诊器、血压计、体温表。
此外,还有处理外伤的手术刀、缝合针、缝合线等,以及换药器械、注射器、简易的病床和简易手术床。
至于显微镜和化验室常用设备,以及X射线诊断机、手术床、无影灯、手术台、高压消毒锅和更为先进的手术设备和器械,
估计得等到医务室扩建成卫生院之后才能添置。
而那些电动呼吸机、心电图机、A型超声诊断仪、B型超声诊断仪、心电图监护仪、纤维胃肠镜、纤维手术镜、计算机等现代化医疗设备,更是只有大型医院才能配齐。
对于未来的厂卫生院来说,要配备上这些设备,恐怕得等到七八十年代了。
医务室的厂医们,都算是全科医生。至于他们的医术有多高超,那就因人而异了。
不过,大部分医生应付厂里工人的一些小伤小病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厂里的工人每天都要和机器打交道,工作中受点儿小伤那是家常便饭。
比如手指被划破、手臂被擦伤等,这时候到医务室进行清创包扎处理一下就可以了。
像一些简单的两三针的缝合术,有的厂医也能熟练操作。缝合完后,再开上几片消炎药,整个过程十多分钟就搞定了,既方便又快捷。
职工们平时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小伤,到医务室去开点药,吃了之后很快就能缓解症状。
要是得了大病,那就只能去外面的医院治疗了。
不过,如果需要打针,也可以从医院配了针剂后,回厂里每天按时注射,这样既不影响治疗,又不耽误上班,做到了上班打针两不误。
当陈安走到医务室所在的后勤办公楼一楼时,里面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说笑声。
听到这热闹的声音,陈安就知道此时丁秋楠在当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