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444号殡仪馆 > 第157章 锁孔人形

第157章 锁孔人形(1 / 2)

疼痛消失的瞬间,瞿临获得了七双新的眼睛。

他仍躺在444号房间的地板上,但视线突然分裂成八个不同的角度——他同时看到天花板斑驳的霉斑、墙角蠕动的阴影、窗外扭曲的树影,甚至透过三层楼板看到地下室那七具干尸空洞的眼窝。

“起来吧,第八位守阵人。”

声音来自四面八方,又像是直接从瞿临脑海中响起。他试图撑起身体,却发现自己的手臂上布满了细密的符文,那些字符在皮肤下流动,如同活物。更可怕的是,当他看向胸口,原本的八角形印记已经扩展成完整的法阵图案,中心正是那个空缺的位置——现在被他的心脏填补了。

瞿临摇摇晃晃地站起来,第一次真正“看”清了444号殡仪馆的全貌:整栋建筑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,墙壁内部流动着暗红色的脉络,走廊形成巨大的卍字符号,而在地基下方,一团模糊的黑影正在缓慢蠕动,每次挣扎都会导致建筑轻微变形。

“伏襄?”他开口,声音却变成多重回声,像是七个人同时在说话。

没有回应。房间外传来持续不断的刮擦声,像是无数指甲在挠门。瞿临走向门口,突然一阵眩晕袭来——

1983年的景象与现实重叠:他看到建筑工人正在浇筑地基,而他们脚下的土壤渗出黑色黏液;看到伏襄的父亲——一个年轻的风水师——偷偷将八枚铜钱埋入建筑八个角落;看到第一批尸体被送入停尸间时,所有尸体的眼睛同时睁开...

幻象消散,瞿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走廊上。殡仪馆内部完全变了样——墙壁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膜般的有机物,随着呼吸节奏起伏;天花板垂下无数丝线,末端连接着一个个茧状物体;远处传来液体滴落的声音,但每滴落一次,整栋建筑就随之轻微收缩,就像某种巨大生物的心跳。

“你适应得比我想象的快。”

拐角处走出一个佝偻的身影。那是个六十多岁的男人,眉眼与伏襄有七分相似,右手小指缺了一截。他穿着褪色的中山装,手里提着一盏青铜油灯,灯焰是诡异的青白色。

“伏...先生?”瞿临不确定地问。他的新感知能力在老人周围看到一圈淡金色的光晕,与地宫里那些高僧遗骸散发的气息相似。

老人点点头,眼中有掩不住的疲惫:“伏青阳。我儿子怎么样了?”

瞿临的胸口突然一阵刺痛,法阵图案亮起暗红色的光。不需要言语,答案已经通过建筑本身传递给他——伏襄正被困在地下室的某个角落,身体正在被黑色丝线重组。

“还活着,但时间不多了。”瞿临听见自己说,声音里混入了不属于他的沧桑,“封印只完成了一半,它正在适应新的结构。”

伏青阳的嘴唇颤抖了一下:“我就知道那小子会搞砸。”他举起油灯,照亮了走廊深处,“跟我来,有些事你必须知道,在你完全变成'锁'之前。”

他们穿过一条瞿临从未见过的狭窄通道,墙壁上挂满了黑白照片。每张照片都显示不同年代的守阵人——有清代道士、民国医生、文革时期的赤脚医生...最后一张是伏青阳年轻时的样子,身旁站着个穿僧袍的老者,正是瞿临在地宫见到的那位。

“每44年一次轮回。”伏青阳的声音沙哑,“玄晦大师的封印需要活人作为媒介,但不是简单的牺牲。”他在一扇铁门前停下,从怀里掏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,“成为'锁'的人不会真正死亡,而是...转化。”

门后是个圆形房间,中央摆着八把椅子,围成一圈。七把椅子上坐着人形轮廓——或者说曾经是人的东西。它们保持着干尸状态,但衣服款式横跨不同年代,最近的一把椅子上是个穿70年代中山装的中年男子。

“前七位守阵人。”伏青阳举起油灯照亮那些面孔,“他们的肉体留在殡仪馆范围内,意识则分散在建筑各个角落,维持法阵运转。”

瞿临注意到第八把椅子空着,椅背上刻着“生者为锁,死者为钥”八个字。